2014年4月6日 星期日

錐麓古道

錐麓古道
有多少小朋友跟爸媽去過太魯閣?這個峽谷是由立霧溪的水流、一點一滴的切穿堅硬的花崗岩地形形成的,小朋友第一眼會注意到的,是岩石中奇特的形狀和紋理。可是小朋友知道太魯閣峽谷有多高呢?
只有在一個地方,你能夠深切感受峽谷的壯闊,那就是錐麓古道。一邊是近乎垂直的山壁,腳踩著只能供一個人通行的間寬,另一邊就是空盪的狹谷,與立霧溪的河面有500公尺的垂直落差,這時你才能體會個人的渺小,和前人開拓的堅辛。
⋯⋯
只是這段開拓史有歷史上黑暗的一面,這是在日本統治時期為了以軍事力量控制原住民,並開採重要山區資源所興建的「合歡越嶺道」的其中一段,在古道上還有日本駐在所(派出所)的遺址。
目前這段古道是太魯閣國家公園的管制步道,僅接受團體的預約申請,小朋友是不適合來的,可是等小朋友長大後,可以來一探這個古道,用另一個視角體驗太魯閣的美景。

2014年4月3日 星期四

春天花草集-串錢柳

【親子共讀分享】春天花草集-串錢柳
農曆暮春三月,有許多花草植物正值花期,小朋友,當我們走在路上或是住家與學校附近,可以抬起頭觀察一下周遭的春天花早,直接感受春天的氣息。
今天和大小朋友們分享的春天常見植物,串錢柳,又稱瓶刷子樹,屬桃金娘科下常綠灌木或小喬木,最高能長到8 公尺高,原生於澳洲的新南威爾斯及昆士蘭,現在是許多城市或花園中常見的觀賞植物。
⋯⋯
串錢柳這名字得名於它獨特的果實,果實略圓且數量繁多,好像古時候的銅錢串在一起的感覺,加上柔軟的枝條如揚柳一般。每逢3月至5月的開花期間,大部分枝條上均開滿長串紅色的穗狀花序,隨著春風飄擺,彷彿天空垂下的紅色絲穗。




心臟日常保養

【疾病保養_心臟日常保養】
人體的心臟是運轉全身血液的臟腑,因此心臟保健是不可忽視的工作。
⋯⋯
心臟病已成為威脅中老年人生命的一大殺手,日常生活中該如何保養心臟呢?
日常保養心臟有以下幾項需注意:
釋放壓力,保持穩定的情緒。
少吃冰涼、太甜的食物也不要吃太飽、太油。
少吃鹽,將鹽的攝取量減少1/3,可能會降低心臟病的危險。
每天午睡30分鐘。11~13點走心經,午睡可保護心臟健康。
每天運動30分鐘。可使心肺功能良好,心臟肌肉強壯。
養心茶:西洋參3錢、麥門冬3錢、五味子3錢,煮1500毫升的水,當開水喝。


☼ 本日保養方 ☼

【疾病保養_心臟日常保養】

人體的心臟是運轉全身血液的臟腑,因此心臟保健是不可忽視的工作。

心臟病已成為威脅中老年人生命的一大殺手,日常生活中該如何保養心臟呢?

日常保養心臟有以下幾項需注意:
釋放壓力,保持穩定的情緒。
少吃冰涼、太甜的食物也不要吃太飽、太油。
少吃鹽,將鹽的攝取量減少1/3,可能會降低心臟病的危險。
每天午睡30分鐘。11~13點走心經,午睡可保護心臟健康。
每天運動30分鐘。可使心肺功能良好,心臟肌肉強壯。
養心茶:西洋參3錢、麥門冬3錢、五味子3錢,煮1500毫升的水,當開水喝。

2014年4月2日 星期三

疾病保養_腎利保健術

【疾病保養_腎利保健術】
吃來路不明的偏方與成藥,加上高鹽、高油脂的飲食習慣,是國內洗腎人口居高不下的主要原因,腎臟就像是人體任勞任怨的阿信,即使受傷也不喊疼,等到腎功能失去六成以上才會出現警訊,因此許多人常已罹患「慢性腎臟病」卻渾然不知。有些疾病像是心臟疾病、腦血管疾病、糖尿病與高血壓疾病,都跟慢性腎臟病有關。
⋯⋯
腎利保健術請注意:
遵守「三多、三少、四不、一沒有」的原則,飲食要注意「多纖維、多蔬果、多喝水,少糖、少油、少鹽,保持不抽菸、不憋尿、不熬夜、不亂服藥以及沒有鮪魚肚的生活原則。
執行「護腎檢查三三制」,每三個月檢查尿液、血壓、肌酐酸等指標,只要與醫師積極配合,就能與疾病和平共處。


2014年4月1日 星期二

My Lagan Love

我漂浮的愛(或譯:愛情多難)》(My Lagan Love)是一首柔緩優美的愛爾蘭歌謠,如詩句般的歌詞,敘述著主角對美麗愛慕之人的眷戀。聽「天使女伶」有如人間天堂的清透演唱!



羊蹄甲

四月美景
這不是京都、這不是櫻花,這是台南、這是美麗不遜於櫻花的羊蹄甲。
拍攝於台南中山公園的一景,美麗的羊蹄甲,花期從3月到5月,花形有5枚粉紅色的花瓣,其中1枚有深紅色條紋。羊蹄甲是一種豆科蘇木亞科羊蹄甲屬的有花植物,屬落葉小喬木,俗稱蘭花木、印度櫻花、南洋櫻花、馬蹄豆,在台灣則稱為羊蹄甲。
⋯⋯
羊蹄甲不只是美麗,還可以入藥,羊蹄甲的花、花芽、嫩葉及幼果可供食用入藥,根皮煎劑可治療消化不良。
許多人都在這時候到日本追尋美麗的櫻花風景,但也別忘記台灣的在地美景喔!

穴道按摩

【穴道按摩_週一總是昏沉沉!醒腦】

許多上班族周一回到工作崗位因為作息尚未調整回來,容易出現疲倦、專注力難集中現象,白天有时候昏昏沉沉的,似晕非晕的感觉提不起来精神,此時可指壓三個穴位幫助提神醒腦,每個穴位按3~5次,每天可按2~3回,刺激力道以微痠即可。⋯⋯
1.太陽穴:前額兩側、外眼角凹陷處。幫助提神。
2.睛明穴:兩側眼睛內角凹陷處。消除眼睛疲勞。
3.風池穴:後腦勺頸部正中央各2指寬凹陷處。改善頭痛